欢迎来到公赌船710网址·Home

欢迎来到公赌船710网址

校园文化

+

杰出校友

刘裕春

刘裕春:为山川播种绿色 为生命耕耘希望

——记77级校友、西北林业规划设计院院长刘裕春校友

学生记者:林海羽

 

刘裕春校友简介:男,1977年—1981年就读于中南林学院林学专业,学士学位。现任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工作期间,曾参与或组织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三期,四期和总体规划工作和工程的实施。曾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地理学会聘任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第七届沙漠分会副主任委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首届梁希林业新闻奖。

有心就有翼

刘裕春校友1958年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的一个乡镇上。他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回忆起60年代生活的艰辛,他还幽默地说道:“我们地处江汉平原,应该生活条件会好一些吧。当然,和现在的是没法比的。”他自幼喜欢读书,父亲是一名教师,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有着较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氛围。他说:“也许受父亲的影响吧,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读个书。”

他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和父亲一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他回忆说,自己是一个喜欢上学的孩子,从小向往着上大学,他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而不是任务。从儿时攒了一大堆的寓言,童话之类的小儿书开始,到初中看父亲书柜里的书籍,他早已遨游在书的海洋,不知不觉,看遍了书柜里所有的书。他笑着说:“过去的一些老课本都是繁体字,我觉得很有意思,也爱写,也爱认。”

“国家总有一天会恢复高考的”

刘裕春校友一直向往着大学,但当时正值文革十年动乱,要靠工农兵推荐才能上大学。因为家庭出身并不是很好,也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加上兄弟姐妹又多,靠推荐上大学是没有可能的。中国在文革期间盛行“学习无用”的不良风气,学生被下放进行体力劳动。他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道:“当时主要是没有学习的环境。上中学的时候就被安排下乡学兽医,整天给猪啊,鸡啊打防疫针去,无法在教室里坐着学习。”1974年高中毕业以后,他回乡到农村开始干农活,很辛苦。在干活的同时,他却没有放弃学习。农闲时候总是抱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当时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经常虚心向父亲请教问题,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他坚定地说:“既然没有机会像张铁生那样被推荐上大学,我认为国家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式考试的!要随时做好这个准备。”他的勤奋和执着深深地感动了我。

机会为有准备的人而来。1977年高考恢复,他期盼已久的事终于到来。复习主要是靠自学,他没有参加镇上组织的高考集中培训,只是安静地坐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研究微积分的课程。虽然很难看懂,但通过反复的练习,琢磨其计算方法,自己探索着。谈及高考的情景,他自豪地说:“相对于周围的人我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一直都在学习。大多数人心态很平和,没有像我这样有着强烈的愿望。我研究的微积分问题,在高考中正好还用上了。我能考上大学,算是幸运的。当时全镇只考取了5个学生,我感到很骄傲,但一想到是高考的恢复才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又非常珍惜。”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谈及自己得知被中南林录取后的心情,他说:“非常高兴!但对这个学校没什么概念,查地图才知道在湘西大江口这么偏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一所学校!不过,能够脱离农村劳动艰苦的环境,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已经非常幸运了。对于林学专业,更是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但现在看来,学林学还是很幸运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实践,也觉得它很有意思,也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就这样,怀着兴奋又自豪的心情,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座落在湖南溆浦县的中南林学院交通并不方便,学校设施也相对简陋,但因为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时的大学生活不比现在,学生也没有什么大的兴趣爱好,相对外界干扰也比较少。同学之间交流最多的还是学习,也会谈一些人生规划和设想。

他在大学一步一步的完成了自己的既定学习目标,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南林毕业。当被问到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认真地说:“我觉得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培养做人方面都收获很大,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在工作中刘裕春校友始终坚持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他让秀美的山川拥有了思想,在祖国大地上播种绿色,培育希望。

他最初工作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是一个以宏观管理为主,主要制定一些政策、方针、路线的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主要目的是发动和组织三北地区各省级林业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工程建设。而现在的西北设计院与其并不相同。它主要从事具体的森林资源监测等技术性工作,是为国家林业局等宏观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必要的决策依据的。“西北设计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决策部门和具体实施工程之间的纽带,工作要更细致,具体一些。”

不可否认,由于西北地区到处是崇山峻岭,戈壁沙漠,沼泽湿地,有些地方是高海拔,高山缺氧地区,但只要有森林的地方,都必须要去。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面对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工作手段相对落后,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但同时他又强调:“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地区,尤其是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建设任务和潜力来说,我们的业务开展拥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一个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从这句朴实而铿锵的话中,听出了他对工作的决心和热忱。

在他的带领下,西北设计院通过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自身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在森林资源监测上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西北设计院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多项成果奖,也拥有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稳步上升。他和西北院的工作人员一道,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光只依靠国家的投资和拨款,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引进人才,开拓市场,单位的收入从过去的几十万一直上升到现在的几千万。他就这样以高度的使命感带领全院勇做生态建设的先行军,用青山大漠写就着辉煌!

殷殷地期望 淳淳地嘱托

向他问及目前林业的就业前景,他认为林业是国家的基础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并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人才可到林业,农业,环境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等科技工作,需求还是十分旺盛的,就业前景不错。但也取决于个人对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定。

谈到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可离开学校后不知如何应用这个问题时,他解释说在学校的知识学习不能过于死板,僵硬,要能够举一反三,联系实际生活,学以致用,广泛应用到实践。在工作之初,也要多学多想,熟悉业务,积累工作经验。 

对于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现在大学生都认为就业难,我认为大学生应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念,才能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要好高骛远,把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争取良好的发展平台作为出发点。不要眼高手低,抱怨社会,应该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打造自己的未来。这样,工资和待遇终会达到你的理想水平。

他对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感到非常高兴。谈及校友会建设,他充满信心:“我认为校友会想要更好的发展,保持活力,就应该多增进了解,加强联系,真正为校友事业和中南林服务。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了校友业余生活的同时,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校友的积极性。其次,我认为我校开设校友基金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基金项目可以留住学校优秀的教师,奖励勤奋的学生,同时也能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促进学校的发展。”

他身怀赤子心,情系中南林。最后,他对我校的在校生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望:“珍惜在校时光,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多看书多思考,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信你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刘裕春校友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功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在机会到来时,懂得去珍惜和把握。从刘裕春校友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中南林精神!原来,中南林是每个校友的根系所在,精神所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启程时心中充满期待。归来时沉甸甸的收获已盈盈在握。刘裕春校友的经历是一部丰富,深沉,厚重,精美的诗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翻阅,细细品味。循着校友们在香樟树下的足迹,继续前行。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芳草绿,最忆的却仍是中南林。